60年的「學與思」「知與行」 ─兼引今年諾貝爾獎得主對台灣建言

從1964年秋天在美國威大教書開始,到今年秋天剛好是60年。到了這個年歲,當有人問起:你如何來形容你的人生?如何來鼓勵年輕人? 

要答覆似乎很難,也可以很容易。我坦率而誠懇地回應是:我一生所做的就是六個字:「學與思」「知與行」。 

1936年在南京出生,13歲時(1949),雙親隨政府到了台灣;在台灣讀完了高中及大學;1959年申請到了美國大學助教獎學金,告別已住了十年相當落後的台灣。 

23歲前,生活在大陸與台灣;也就是在中日抗戰、反共抗俄及國共對抗中長大。這是何等辛苦,又是何等需要自我奮發努力的童年與青年。 

「吃得苦中苦,方為人上人」,對我們那一代是真實的勉勵。最需要坦白分享的是:當1959年9月5日,學生包機飛抵美國西雅圖那一晚開始,一直在戰亂中長大的青年,終於親自見到了,以後更體會到一個什麼叫做:民主、開放、進步、文明、富裕、安定、希望……的新大陸。那是60多年前,在美國看到了太多令人羨慕驚訝事物的開始! 

23歲出國去讀書的最大願望,就是要能使自己的國家與社會不再是貧窮與落後。 

當時的想法:就是透過教育,60年後現在的想法仍是一樣:透過教育——「學與思」「知與行」。 

自己從小開始,就歡喜讀書。父親是家鄉江陰的小學校長,從小就要我多讀書,來吸收現代知識。父親完全不懂英文,為了吸收新知識,鼓勵我出國念書。當時(1959)的一張機票,就要新台幣2萬4000元。父親想到唯一的辦法就是提早退休,但是所有的退休金(新台幣1萬8000元),還不夠買一張單程機票,幸有左鄰右舍的熱心幫忙,才湊足了機票錢。松山機場告別,母親含著淚說:「下個月父親就沒有薪水了,你要好好讀書,領了助教獎學金,一個月寄20美元(新台幣800元,當時是父親的月薪),一家就夠用了。」 

一個月後,就按月寄30美元到南港眷村,雙親立刻變成了2000多戶眷村的最高所得。從此我們的眷村出了一些美國名校的博士……。 

23歲到了美國讀書,與同學們相處十分熱絡,自卑感變成了要更加努力的自尊心。 

自己一生幸運「與書共生」,從5歲起在上海讀書,到28歲(1964)在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得到學位,去威斯康辛州立大學教書。也自1970年代起,以威州大為中心,出現了各種機會及邀請去北歐、蘇聯、東歐、西歐、亞洲四小龍等地擔任短期的教學與研究。曾有兩本小書敘述這些經驗:《以色列紀行》(1982)及《共產世界去來》(1980)。 

當自己與書變成了命運共同體——認真地讀書、教書與寫書;甚至有機會再回到台灣參與出版,興高采烈地選書、評書、出書,我變成了動盪社會中可以與時俱進的讀書人。 

貫穿自己「一生」的信念,就是「學與思」「知與行」。因此我倡導: 

人生的起點,不是誕生,而是與書結緣的那一刻; 

人生的終點,不是死亡,而是與書絕緣的那一刻。  

與書結伴的一生,就是「書生」;就是終身學習的知識之旅。 

進入21世紀台灣社會的競爭力、生命力、凝聚力面臨了最嚴酷的挑戰。做為一個知識份子,千思百慮所能想到的,還是回歸到基本面——好好讀書,好好做人,好好做事。把讀書、做人與做事結合,鼓舞大家一起堅持「讀一流書」「做一流人」「建一流社會」。透過自己的長期閱讀與思考,現代人獲得了知識與技能。 

才能有好的「生活」。 

才能有尊嚴的「生存」。 

才能有安身立命的「生計」。 

這就產生了「書生」的「三生」有幸。 

《權力與進步》,戴倫.艾塞默魯(Daron Acemoglu)、 賽門.強森(Simon Johnson)合著,2023.11.30「天下文化」出版

今年是自己「教書60年」,「天下文化」策劃了兩本大書,一本是《張忠謀自傳(下冊)》將在今年11月底前出版;一本是去年11月出版的《權力與進步——科技變革與共享繁榮之間的千年辯證》,作者是今年諾貝爾獎得主。這裡就簡述二位得主對台灣讀者的建言: 

今年二位諾貝爾獎得主戴倫.艾塞默魯(Daron Acemoglu)、賽門.強森(Simon Johnson)的共同著作《權力與進步》(Power and Progress),於去年11月已由「天下文化」出版。台灣讀者何其幸運,能在第一時間讀到這二位得主在本書中,專為台灣讀者提供了一頁的建言,現在濃縮成七點: 

(1)任何科技創新都出於選擇,一切都是人類決策的產物。 

(2)AI技術正走上一個新的交叉路口。我們應該追求更多的自動化,用機器及演算法來「取代」人類;還是用電腦來「支持與提升」人類能力,讓護理師、教師、水電工,以及所有工作者都共蒙其利? 

(3)我們強烈建議選擇朝支持人類的方向發展,否則從就業、社會到民主制度等更廣泛的層面,都將遭受嚴重破壞。 

 (4)台灣處在美、中兩個AI研發大國之間,如果能和各方合作愉快,自然是人人所樂見。 

(5)或許台灣真的能找出一條這樣的路,扮演居中協調、緩和衝突的角色,這肯定是件好事。 

(6)然而在現今情勢下,這可能不容易,如果未來有可能發展出兩個各自獨立、彼此毫無交集的科技陣營,這時或許就必須在某種程度上做出選擇。 

(7)這或許是個艱難的時刻,但民主國家已經不只一次選擇站在一起,一同找出通往未來的路。 

誠如二位作者指出:台灣處在美中兩大AI研發大國之間,如能合作,人人樂見。本書還邀請台大林明仁教授寫了一篇深入淺出的導讀〈面對AI,我們可以有選擇〉。 

可惜殘酷的現實是:就在10月14日中共於凌晨5時宣布於公海和台灣周邊展開「聯合利劍-2024B」演習,宣稱是對台獨分裂勢力「謀獨」的震懾。所幸共軍東部戰區發言人宣布「演習13小時收兵」。 

10月中旬,在台北報紙上出現的標題有:「陸圍台軍演,共機擾台創紀錄」「外媒:共軍演練鎖台,非常具侵略性」「美國嚴正關切大陸軍事挑釁」。 

面對兩年多、俄烏戰爭帶來的慘重傷亡及近千萬難民潮,使我更堅信多年來的提倡和平不能鬆懈:正如二位諾貝爾獎得主提醒:「一同找出通往未來的路」。 

未來的路要經過「四站」: 

第一站:化敵為友(才會全民無憂)。 

第二站:兩岸交流(才有天長地久)。 

第三站:兩岸一家親(才能兩岸一起興)。 

終站:戰爭沒有贏家,和平沒有輸家。兩岸一家。 

我衷心期盼:兩岸領導人盡快啟動對話、交流、合作。前監委吳豐山出任海基會董事長是一個新的開始。 

國家領導人最大的榮耀,不是贏得戰爭,而是贏得和平。 

高希均教授60年學與思